讀經與譯經 - 2016年06月號






所羅門王的剪影
—從列王紀敍述看歷史書的史筆

郭罕利博士

提起所羅門,相信人們會想起他的智慧,他精明的管治,他建造聖殿和宮殿,他論說各樣知識,並以文字紀錄所思所得,舊約中的《箴言》、《雅歌》和《傳道書》,相信也是出於他的手筆。所羅門堪稱為以色列歷史上成就最顯赫的一位君王。可是,他在晚年卻偏離上主,導致王國分裂。這麼一個得天獨厚、智慧過人的君王,為甚麼會有這樣令人歎息的悲劇結局呢?


傳統上,《列王紀》上有關所羅門王的敍事被分為兩部分,一至十章為第一部分,記敍所羅門王蒙上帝祝福,創造輝煌成就。十一章論述所羅門王年老時背離上帝,以致招致審判。這樣的分段,是建基於《列王紀》的作者對所羅門的評價。聖經作者在頭一部分的敍事過程,一直採取白描的手法,羅列事實,卻不加任何負面的評價。直到第十一章,作者才明確地指出所羅門的偏離:「他沒有全心全意對上主他的神,不像他父大衞的心那樣。所羅門去跟從西頓人的神明亞斯他錄和亞捫人的可憎神明米勒公。所羅門做上主眼中看為惡的事,沒有像他父大衞那樣全然跟從上主。」(十一4,下-6)


這樣的分段,不難予人一種印象,就是所羅門一直都是非常不錯的君王,只是到年老的時候,才突然心思糊塗,既犯姦淫,又拜偶像,做出違背神的惡事,好像他忽然之間,從一個英明君王變成一個昏庸的人一樣。


然而,如果我們細心研讀整篇敍事,就會發現,所羅門王的偏差,不是在最後一章才出現的。作者一開始記載所羅門王的時候,就提及所羅門王與法老女兒聯姻的事。另外,所羅門王與埃及的關係,在整個所羅門王敍事中不時出現。這些早期出現的零星記敍,作者沒有加上任何負面評論,到底在說明甚麼呢?


另外,《列王紀》也紀錄了上主曾兩次向所羅門顯現,一次向他說話。換言之,上主三次與所羅門直接對話,第一次在所羅門登上王位之初,中間一次跟他說話的時候,是在他建造聖殿的過程中。最後一次,是當所羅門王聖殿建成,獻殿時發出一段長篇鉅製的禱告之後。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所羅門獻殿的那段禱文,聖經作者把它放在所羅門建殿敍事結構的核心,這固然顯出它的重要性。可是,上主對這禱告作出的回應,卻是他與所羅門三段對話中最嚴厲的一段。那麼,這又使我們不得不再思,上主到底怎樣指正所羅門對聖殿的理解呢?所羅門王聽見上主的話語後,又怎樣回應上主的呢?他的態度和行動,又怎樣表達出他的心思和關注呢?


這些問題,讓我們循着作者留下的線索,去發現作者要表達的信息,不只是透過明顯的褒貶評價表達出來,而且也藉着事件時序的鋪排、重複的手法、平行對稱的結構,以及前後呼應及對比等多重文學技巧,讓我們看到所羅門王怎樣從他一開始所作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在他運用所得的智慧,在他享受上主豐足的福分過程中,怎樣逐漸偏離上主,失敗的關鍵,在於他對上主並非全心全意地跟隨。讓我們在經文的亮光中,檢視今日自己作為上主子民的處境,反思個人的心思意念,以免重蹈歷史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