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6年12月號






淺論馬太基督論

馬太的基督觀特點鮮明,在其著作馬太福音中,利用了首尾呼應的手法,表達出神人二性與三位一體的概念,有助我們從更廣闊的角度去理解基督。


歷史基督觀講論耶穌具有神人二性,從馬太福音可清楚看到馬太如何建構他的基督論。馬太福音起頭記載了耶穌的家譜,清楚顯示耶穌具有人性。比較路加寫的家譜,馬太福音所載的家譜是從那名叫亞伯拉罕的人類開始,而又特別重視大衞的地位,強調耶穌是大衞的後人。由於馬太福音顯然是針對猶太受眾而撰寫,所以這卷福音書同樣強調了耶穌的神性,因為對猶太人來說,這點令他們感到難以置信和不可接受。


描繪神人二性

耶穌又被稱為以馬內利,翻譯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一23)。這稱謂正好呼應耶穌的應許,只要把耶穌的“我”替代“神”一詞:“看啊,我時時刻刻都與你們同在,直到這時代的終結”(二十八20)。這個稱謂也實現於馬太福音的中間部分,耶穌保證說,要是有兩三個人奉他的名聚集禱告,他就“在他們中間”(十八20)。耶穌曾提到“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而耶穌開口教導人(五2),他的教導就是神自己的話語,這跟耶穌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一致了。


再者,第一個宣告耶穌為他兒子的正是父神(舊約聖經早有這記述;比較太二15與何十一1),跟類似的宣告不同,在稱謂中加上了“親愛的”和一個命令─“你們要聽他”。這樣做就使耶穌跟神的其他兒子區分開了。因此,聖父與聖子的關係是獨特的(十一27)。馬太把耶穌受洗時從天上傳來的聲音─“你是我的愛子”(可一11;路三22)改為“這是我的愛子”;這做法把一個原先給耶穌的保證,改變為一個有關他身分的宣告。因此,儘管門徒仍在船上,也在他面前敬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啊!”(十四33)彼得認信耶穌為“基督”的時候,還指出了他是“永活神的兒子”(十六16)。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兵丁們看見耶穌“斷氣”後所發生的地震(在舊約聖經神顯現時常常發生地震)以及其他的事,就與百夫長一同宣告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二十七54)。同樣,耶穌也與神一樣,擁有天使,而天國不單是父神的,也是他的。


昭示三位一體

馬太福音結束時,一段具三位一體神觀色彩的經文把身為“子”的耶穌放在“父”和“聖靈”中間,強調了耶穌的神性;那段經文就是以那三位的“名”(單數)組成的洗禮慣用語。即使馬太的意思是讀者會在“父”和“聖靈”之後自己補上“名”字,這個省略的寫法本身已把他們三位緊密聯繫在一起。父和聖靈在耶穌受洗時參與其中,早已預示了這次三位一體同時出現的高潮。



摘錄自《神學釋經詞典》
453-454頁
按圖往試讀頁

跟約翰、保羅以及希伯來書的作者不同,馬太並沒有表達出耶穌來到世上之前,早已以神兒子的身分存在的概念。然而,馬太確實記述了耶穌為童貞女受孕和誕生的故事(一18-25),因此從整個新約聖經正典的角度看,系統神學家可以合理地把耶穌為童女受孕而生的事,解釋為三一神中那先存的第二位成為人的途徑。所以,馬太與約翰、保羅和希伯來書的作者,一同為耶穌的身分提供了一幅廣闊的神學圖畫。雖然好像馬太一樣,路加並沒有怎樣提及耶穌的先存性,然而,路加的家譜追溯耶穌的祖先至神那裏;天使向馬利亞報信,稱耶穌為神的兒子;把耶穌為童女所生的事,歸因於聖靈的工作。路加這些記述早已讓我們窺見這幅耶穌先存性圖畫的一些端倪(路一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