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08年06月號


書籍推介





神學釋經辭典
禱告(Prayer)

禱告就是與上帝溝通的語言。它是那最普遍的、人心靈上的共通語言。禱告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可以是“說不出來的歎息”(羅八26),也可以是以詩歌和敍事方式來表達的代求和感恩,或是“詩章、頌詞、靈歌”(西三16),甚至是人在上帝面前敬拜時的靜默(詩六十1、3)等。

禱告的中心是上帝

所有禱告都有一個基本的前設,就是上帝通過語言親自啓示祂自己。上帝以說話來創造宇宙,又以說話創造了我們。通過說話,祂呼召我們,對我們講話,微聲地與我們交談。當上帝對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不單可以聽見和明白祂,也可以對祂說話─回應祂、答覆祂、與祂交談、跟祂爭辯、質疑祂。我們可以禱告。上帝對我們說話,這是個奇蹟;上帝垂聽我們,這也是個奇蹟。我們聆聽上帝的話只是間歇性的,而上帝卻時刻聆聽我們的話。禱告的本質就是,它的源頭和本質完全在於上帝。當我們禱告時,才真正表達出我們自己。然而,禱告並不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行動。禱告不是別的,而總是以上帝為中心。

研讀聖經以及用它的話禱告,都是我們與上帝溝通的主要和正規途徑,因為祂向我們啓示祂自己。聖經是我們聆聽上帝聲音的途徑,當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心靈的話語、向上帝說話的方式,以及我們跟祂說話時所應採用的方法和言詞。與聖經脫節的禱告,即沒有聆聽上帝聲音的禱告,不再是聖經所講的禱告。要是我們向上帝所說的話,與上帝對我們所說的話脫了節,那就是終斷了禱告中互動的關係。基督徒學習操練這種具個人和互動關係性質的禱告,主要是在詩篇和耶穌的影響下學習的。

在聖經的大部分經文中,我們都可以聽到上帝對我們說話;在詩篇,我們聽見人向上帝說話。這就是基督徒羣體要繼續學習詩篇那樣禱告的原因,應以這些詩篇為我們的禱告,好叫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在生活上回應和敬拜上帝時應說些甚麼話。我們從詩篇所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任何的事都可以是禱告的話題:反省和觀察、恐懼和忿怒、內疚感和罪、疑問和困惑、需要和欲望、讚美和感謝、苦難和死亡等。詩篇清楚顯示出,人在上帝面前禱告,不是一定要做“悅耳的”禱告。不是的─我們必須照我們的本相獻上自己。第二,禱告是得到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一切的途徑:聖潔、公義、憐憫、寬恕、主權、祝福、申冤、救恩、愛、尊榮以及榮耀。

藉禱告人得以超越自己



如果詩篇是我們禱告時所用的主要藍本,那麼耶穌就是我們主要的教師,是我們禱告生命中的神學和個人核心的所在。然而,耶穌更為我們禱告:“祂是長遠活着,替(我們)祈求”(來七25)。這個動詞是以現在時態出現的。我們所要知道有關禱告的最重要的事,並不是我們應該禱告或我們應如何禱告,而是耶穌現正為我們禱告(見來四16;約十七)。

有關耶穌教導我們禱告的惟一例子,是我們所謂的主禱文。耶穌有關禱告的第一課出奇地簡潔,祂旨在譴責所有試圖發展出一些有關禱告的技巧或尋找禱告“秘訣”的人。就如耶穌自己的禱告以及祂教導人做的一樣,禱告並不是一個驅使上帝行動的口頭工具,也不是我們利用上帝的咒語。

禱告是耶穌所教導的,而我們也是奉祂的名禱告的。我們的知識、需要和感受,都是祂所看重的,然而這一切並不是最根本的。我們禱告的對象上帝,在耶穌裏啓示祂自己,並決定了我們禱告的形式和內容。在禱告中,我們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然而,我們也是通過這個舉動得以超越自己,我們的價值不再是根據我們自己所有經驗的總和來界定的,而是由我們所禱告的對象─父、子和聖靈來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