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25年02月號


拓展事工





2024冬季聖言系列 焦點回顧

智慧的足跡
講員:李思敬牧師
冬季讀經講座「箴言」I

李思敬牧師在本次讀經講座中拆解箴言第一、二章的分段結構及鼓勵信徒在研經的過程中學習面對人生的變幻。

李博士指出箴言的編者在開首便向讀者揭示書卷的「雙重方向」,又以希伯來文仿字母詩帶領讀者認識何謂智慧。他表示原編者利用重複的手法進行分段,箴言一章2至7節就是以「智慧」和「訓誨」首尾呼應標示。2至7節中的「無知者」、「少年人」,指示初學者要從父母的訓誨(即摩西五經)學習仁義公平和正直;而「智慧人」、「聰明人」則要學習敬畏上主, 接受先知的責備。第二章的字母詩正正確立了以上的分段方法。編者以字母「א」(aleph)作為第2和第9節的開頭,句中重複出現以上兩大主題,其巧妙的結構點出了箴言書的中心。

面對人生變幻無常,我們要帶着如拆解箴言書卷結構一般的耐性,抱有虛心學習的態度,一同堅守仁義、公平和正直,常存敬畏上主的心。



建立忠誠愛主的羣體
講員:文見歡博士
冬季聖經課程「申命記」I

申命記是摩西五經中的最後一卷,內容與創世記裏神對亞伯拉罕的承諾(後裔極其繁多、賜予迦南全地及與以色列人建立神人關係)相互呼應。摩西在臨終前將領導以色列人的任務交給約書亞,申命記就是摩西對以色列人最後的提醒。

申命記主要是記錄摩西的說話,其結構以回顧及展望作外框,立約的撮要及儀式為內框,並強調律例典章,呼應十誡內容。文博士利用學者的研究,對比了申命記與赫人條約及以撒哈頓條約的異同,讓我們更深刻理解申命記的脈絡及古近東條約之相似。

申命記不僅重申律法,更是要教導以色列人如何愛神,遵守神的律例和誡命,便可使他們得着生命,承受地土,建立一個公義仁愛的社會,這也是我們信仰和生活的指導。



出埃及記的序幕
講員:李耀華總幹事
冬季聖經課程「出埃及記」I

希伯來人稱出埃及記為「眾名字」(Shemot),這本書以家譜作為開端,承接了創世記的敍事,反映出神對其子民的應許。

李耀華先生對照接生婦的故事和創世記的巴別塔事件,兩者皆旨在突顯一位重要人物的出現。接生婦因對神敬畏、對生命尊重,堅守職責而獲得神的賜福,建立了名聲和家庭;建巴別塔追求名聲的人,最終卻無法留下名字。這提醒我們,真正值得追求的名聲,應基於對神的敬畏,並活出上主賦予我們的人生價值。

李先生接着分享他對神名稱的不同解釋。神自稱「我是」,強調他的永恆存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只有認識神的名字,才能明白自己的價值。以摩西為例,他面臨身分危機,拒絕上主的呼召,懷疑以色列人是否會承認他,法老是否會聽從他。這些懷疑源於摩西不懂得自己的召命。當他認清了這一點後,便能為主創造偉大的成就。

出埃及記的敍事與律法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體,展現了上主與人之間的對話與同行關係,值得我們深入細讀。



合神心意的大衞?!
講員:黃卓風牧師
冬季培靈奮興會「撒母耳記下」I

「合神心意」的大衞是一位偉大的君王,但他所犯的過錯並沒有因而被塗抹,反而清楚地記錄在聖經當中,讓後人引以為戒。這不禁會令我們反思:到底何謂合神心意呢?

黃卓風牧師點出神在撒母耳記下第七章中,洞悉大衞那隱而未現的動機,欲建造殿宇給神,便透過先知拿單提醒大衞,他是那位掌管萬有、施恩賜福的主,而不是人所能「管理」、「安置」的神明。神的提醒不單讓大衞醒覺到自己的驕傲,亦使他再次確立與神的主僕關係。

黃卓風牧師鼓勵我們,面對不明朗的前景、未來的不肯定,神必使我們認清他是生命的主。當我們交出生命的主權,可避免陷入試探。若神要興起我們作新一代的領袖,作僕人的不必憂慮,只需聽主旨意而行,必有來自神的保守與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