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25年02月號






黑與美

區伯平牧師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黑,卻黑得秀美,
黑得像基達的帳篷,又像所羅門帳篷的幔子。
(歌一5,《新普及譯本》)

雅歌運用詩歌體裁,刻畫創世主設定的男女相悅,基於此亦可以延展彰示人間真純的愛的原理;釋經神學再由此衍述上主與子民、並基督與教會的專愛。可知這冊經卷包含着三層信息,我們在這裏試淺嘗點滴,體會聖經信息的有血有肉。

經卷打開,這對戀人在談情說愛。一章5節是女子的一句自我介紹:「我黑。」古今中外的美感觀點固然各不相同,卻又偶有一致,例如女子以白為美,黑則差矣。由膚色黑沉欠佳延展出來,不妨視為人生的缺陷、弱項短處,甚至挫敗打擊、犯錯歉疚……;總之就是負面、比不上人的個人條件或心緒。

可是這名女子仍然能夠欣然向戀人坦誠心事,她既正視並接納自己的限制,亦不落入自卑自憐,或是怨天尤人。因為「黑」並非她人生的全部,沒有成為她人生的定論;「卻」,就是轉個向度來看人生,可以積極地肯定上主給予自己的特項⸺「秀美」啊!

女子並非自欺欺人,她由兩項聯想,認定上主賜她的人生價值。基達是耶路撒冷東面的牧羊地;原來世上極少純黑的天然產品,而基達的純黑羊毛至為珍稀名貴。即使極盡富強奢華的所羅門王,也選取純黑羊毛作裝飾。

我們生活在鋪天蓋地的「比較」氛圍之下,從小就只懂得在比較中爭勝來肯定自己。更要命的是,社會又塑造了集體劃一的優勝判準。膚色、體型、身高、面孔、聲線,每一項都足以左右他人怎樣看你,你怎樣看自己。出身、學歷、居處云云,無一不在影響你的自信。人都說:「人比人,比死人。」有誰能擺脫這人性枷鎖?

雅歌那熱戀中的女子作出了示範。「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是詩歌體裁的修辭手法。喁喁細語地談情,卻在高呼大眾;文筆的用意並非寫實,而是突顯女子的真情自信。她不亢不卑,既正視自己的短缺,更肯定自己的價值,因而能夠坦然向至愛傾訴,又欣然面向社會大眾。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