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新任總幹事李耀華先生已於本年八月履新。他修畢中國神學研究院的基督教研究碩士後,隨即入職本會(下稱「漢協」)譯經部,專心致志翻譯聖經。後來他負笈海外進修,回港後於播道神學院任教至今。無論身分是舊同工、神學院老師,還是新任總幹事,不變的是他的生命始終連於聖經和原文,以及竭力傳不變的聖言,延續祝福,期盼信徒經歷生命因聖言而得轉化。
始於譯經,承傳祝福
離開漢協多年,李老師坦言回到漢協服侍,有「轉行」之感。他在神學院專心教導聖經和原文,作學生的班主任。即使數昔日在漢協譯經部時,他也只需翻譯聖經,不需旁及其他事務。現在,他自覺猶如「管家」,需要學習以較宏觀和較高的角度看待機構的運作和發展,去管理漢協「這一頭家」——出版、行政、市場、財務諸如此類,都歸他管理。
「其實兩者(作老師和總幹事)的工作實有相同之處——當然,也有不同。」現在出任總幹事一職,負責的工作與聖經出版、聖經研究、聖經原文相關,與神學院的教導工作類近——圍繞聖經和原文。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的學術性較強和範圍較全面,前者則追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傳達聖經的信息,並需要以平信徒的視角去看聖經和原文,可謂是充滿挑戰。
對「深入淺出」的追求,可溯源於他譯經服侍的工作。李老師昔日在譯經工作中,反覆咬文嚼字——從字到句,以及對句型的研究——使他深入認識原文和聖經。他特別提到,即使在神學院讀書也不會有這般感受。這服侍的經歷深深影響他人生的步履:他在美國讀書時,研究仍離不開在漢協發現和領受的洞見,將它們拓寬和進深發展。而且,他更在譯經的過程中,被一卷書深深觸動,改變了他對神和聖經的看法。他自言那是獲得啓蒙的經歷,經歷聖經真叫人生命有所不同。「我希望讓漢協成為祝福一眾同工的地方,如同當初我的生命得祝福一般。」
以家為本,承傳異象
身為第三任總幹事,李老師指出工作的重點是「承傳」。前兩任總幹事所作的誠然美好,能回應漢協的異象「聖經傳萬家,救恩臨天下」。沈志超先生開發了漢協整體的工作,在服侍的指引上做了相當多工夫,出版印刷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聖經和福音小冊子。郭罕利博士延續沈先生的工作,落實到以《聖經主線大追蹤——讀經日記》幫助信徒讀經,同時繼續印製福音小冊子,回應不同背景、年齡和知識水平羣體的福音需要。到了李老師這一棒,他定然「要承傳這美好的傳統,盼望聖經真的能傳萬家」,引起信徒對讀經的興趣和主動性。
「單單有一本聖經是不足夠的」,而後他不疾不徐道出如何理解「聖經傳萬家」,指出它的重要性和實際的做法——「聖經要真正進入信徒的家庭」。現在大多數人都擁有至少一本聖經,運送或免費送聖經不是首要的工作,而是信徒的家能夠接受、理解、歡迎、明白,乃至實踐聖經。聖經成為他們家庭的一員,主導他們的生活。「如果聖經真的進入了家庭,人自然就會有生命,不需我們刻意去『傳萬家』。」如是,有生命的家庭能自然而然作生命的見證,影響他人的生命。
展望《新漢語譯本》
「我朝着這樣的方向思索:平信徒不需經歷太多艱苦,已能進深讀到原文的信息。」這也是他對《新漢語譯本》(下稱《新漢語》)的期許。《新漢語》自2010年出版後,為信徒帶來讀經上的衝擊,除了有經文,也有大量的註釋。李老師相當欣賞其他聖經出版機構所作類似路線的譯本,也肯定這讀經路線能回應一些信徒的需要。在未來的日子,他展望能延續聖經原文的教育工作——結合現有神學院教導原文的兩大路向,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讓信徒發掘聖言的真意,讀到原文的精髓。
神學院教授原文的經驗累積下來,讓他看見信徒學習原文並非易事,過程也會遇到許多阻力。他打趣道,從字母開始讀起的原文學習進程,十個信徒中或許只有一或兩個人會繼續走下去,甚或最後人影全無。「我們可以嘗試結合神學院教導原文『實用』和『基礎』兩個路向,特別以『實用』為主,即先讓學員掌握原文文法和句法,然後通過聖經軟件閱讀原文書卷,衡量譯本的不同譯法,好明白經文的信息,稍為掌握原文的精髓。」
深入淺出,誠然不易。李老師決意迎難而上,以《新漢語》為砥石,嘗試用較新和適切的方法幫助信徒「讀好聖經」,為盼祝福遍地——從國際聖經協會到漢協,從原文到現代漢語,從譯經到管家,與眾同工忠實回應神託付給漢協的使命,讓華人信徒經歷神又活又有功效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