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22年08月號


譯經分享





譯經與考古

周永健博士

主前第十二世紀,古代近東進入鐵器時代(Iron Age)。歷史和考古顯示,一羣稱為「海上的民族」(Sea People)從地中海愛琴海向東遷移,入侵埃及,但在尼羅河三角洲被擊退,最終着陸在迦南地上。他們是《聖經》所說的非利士人,擁有先進的鐵製武器,從士師時期起成了以色列人的威脅,直至大衞把他們制服。

《撒母耳記》的記敘反映當時的情況:「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因為非利士人說,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撒上十三19)以色列軍中,只有掃羅和約拿單持刀帶槍,跟隨他們的人都沒有。非利士人擁有鐵器行業的專利,「以色列人要磨鋤、犁、斧、鏟,就下到非利士人那裡去磨。但有銼可以銼鏟、犁、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20-21 節,和合本)。了解經文的關鍵在於原文“pim” 一字,考古學發現量重小石刻有此字,證實是當時重量的單位,重三分之二舍客勒;譯作「銼」的字意思不能確定,只出現一次,按文理推測指「收費、價錢」。「三齒叉」原文由兩個字組成,有多種翻譯:「三個叉子」、「三齒的叉」、「三分之一舍客勒磨叉子」等,經文似乎殘缺不全。無論如何,這兩節描述磨利鐵器的收費,可譯為:「所有以色列人要磨鋒利自己的鋤頭、犁頭、斧頭、鐮刀,就要各自下到非利士人那裏。磨犁頭和鋤頭的價錢是三分之二舍客勒,磨叉子、斧頭和修理刺棒是三分之一舍客勒。」

譯經除了語文和歷史的考慮之外,考古的發現可以提供重要的線索,本文只舉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