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20年10月號






「僑民」一詞的翻譯
《彼得前書》二章11-12節

新漢語譯本NA 28
11 親愛的弟兄們,我勸你們,你們身為僑民寄居的,要避開肉體的私慾,這些私慾常常跟生命爭戰。 Ἀγαπητοί, παρακαλῶ ὡς παροίκους καὶ παρεπιδήμους ἀπέχεσθαι τῶν σαρκικῶν ἐπιθυμιῶν αἵτινες στρατεύονται κατὰ τῆς ψυχῆς·
12 你們在外族人中間要有良好的品行,這樣,他們雖然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卻因為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就要在神臨到的日子讚頌神。 τὴν ἀναστροφὴν ὑμῶν ἐν τοῖς ἔθνεσιν ἔχοντες καλήν, ἵνα ἐν ᾧ καταλαλοῦσιν ὑμῶν ὡς κακοποιῶν ἐκ τῶν καλῶν ἔργων ἐποπτεύοντες δοξάσωσιν τὸν θεὸν ἐν ἡμέρᾳ ἐπισκοπῆς.

《彼得前書》二11-12勾勒出彼得對信徒在世當怎樣生活的大原則,就是他們要像「僑民」和「寄居的」那樣生活,這包含了兩方面,一方面是對付自己肉體的私慾,另一方面是在(未信主的)外族人當中,活出良好的品行。雖然外族人在世生活中可能對信徒充滿敵意,毀謗他們是作惡的人,但在神臨到的日子,他們就會因見到信徒的好行為而讚頌神,整個生活向度都以終末為焦點。

值得留意的,是使徒彼得在這裏用了兩個特別的詞語來形容基督徒在世上生活的模式,就是要好像「僑民」(πάροικος)和「寄居的」(παρεπίδημος)。以往大多數的譯本都將πάροικος一詞翻譯為「客旅」。「客旅」這個譯詞似乎含有較重的過客意味,彷彿是形容一個人偶經某地,在途中作客,並作短暫停留,而不是住下來成為居民。根據學者研究,早在主前三世紀,παροικέω 的確有「暫時居住」的意思,與 κατοικέω「永久居住」的意思剛好相反。不過,παροικέω雖是指暫時居住,但這種暫居者卻不是旅行者,也不是路經某地的過客,而是得到授權在某城暫居的人。他們可以透過繳納一些稅項,使他們享有居住身份,是受到保護的居民。這與 ξένος「過客」形成對比;「過客」只是「路經此地的異鄉人」。因此,《新漢語譯本》將這詞譯作「僑民」,也就是僑居異地的居民,這樣似乎更能準確地反映出 πάροικος「僑居異地」的含意。

至於παρεπίδημος,譯為「寄居者」恰當,這詞泛指在某地區暫住一段日子的人,強調的是暫時性和外來性,說明他們並不是本地人,而是來自外地暫居於此地的。《七十士譯本》中,也在創二十三4及詩三十九14(中譯本三十九12)曾將這兩個詞一起使用。

兩詞都屬法律範疇,所描述的對象有四個特徵:第一,那些人居住地不是自己的國家或土地;第二,他們身處異域,遠離自己的家鄉,甚至情感上感到與親人遠離;第三,他們沒有永久居留權,即使他們暫居的日子數以年計甚至數代都居於此地,但他們仍視自己只是暫居者;第四,他們自然地期望可以返回自己的故鄉,與親人團聚。因此,對於原居地的人來說,他們是異鄉人、外來人;對他們自己來說,他們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家鄉。這正是基督徒在世上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