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20年04月號


總幹事的話





在恐懼時學習信靠 —— 從《民數記》看每一代信徒要學習的功課

有關上帝的知識,可以藉着宣講或文字傳遞;但對上帝的認識,卻需要人自己用生命體驗和學習。

當人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和艱難的環境,心中難免會有恐懼和不安。不少基督徒頭腦上知道,這時候應該尋求上帝。但怎樣尋求呢?若平日很少與上帝接觸,這時候就會感到茫然,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得知他的心意。比較容易的,就是到互聯網搜羅資訊,聽取專家的評估和分析,作為行動的依據。這樣做本身無可厚非。不過,擁有資訊並不等於掌握真理,人的言論也不能取代上帝的啓示;人多勢眾的看法,更不代表就是正確或合乎聖經的觀點。

讀《民數記》,發現一個很明顯的主題貫穿全書,就是以色列民在前往應許之地的路途上,不時遇到艱難的環境和不確定的前路——雖然上帝一直在引領他們前行。他們每遇困境,通常的反應就是抱怨、與領袖爭鬧,試探上帝,質疑他的同在和良善。同時,他們一再貪戀埃及的食物和生活,渴望返回埃及,可見他們雖然身體離開了埃及,但心靈仍未離開。他們不認識拯救和帶領他們的上帝,也沒有看到上主的應許是如何的美好。以色列民這種態度和表現,在加低斯事件達到了高峰。

根據《民數記》十三至十四章,當時以色列人已經來到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迦南地的南邊,應許之地近在咫尺。可惜,他們的領袖探查完應許之地,回來的報告使眾人感到恐懼不安。

十二個領袖當中,有十個都說那地是「吞吃居民之地」。他們強調:「在我們眼中,我們自己就像蚱蜢;在他們眼中,我們也的確如此!」(十三32-33;《新漢語譯本》)以色列人重複用「巨大」來形容敵方,反映出對方的強勢,構成他們心中的恐懼和不安。他們把焦點錯放在人力的比較,而對上主同在的事實視若無睹,更把他的應許忘得一乾二淨。

領袖當中只有兩個人有不同的視野:就是約書亞和迦勒。他們不但看到那地是「非常、非常美好之地」,更重要的,他們深信上主的應許,認定那是上主應許要賜給子民的。這決定性的因素,是那十個領袖避而不談的。他們的結論是:以色列應立即去爭戰,必能戰勝,得地為業。

以色列民面對如此分歧的意見,到底應該相信誰呢?反對與支持作戰者的比例是十比二,反對者是支持者的五倍!那麼應該怎樣衡量他們的報告?用甚麼準則來判斷優劣呢?用人數的多少嗎?用自己的喜好嗎?用個人的信譽嗎?

眾以色列民採取了大多數領袖的意見,同時也被他們的恐懼和不安傳染。他們先是抱怨說:「不如死在埃及或死在曠野!」繼而將他們對現實的恐懼,化成對上主的憤怒指控,認為上主所作的一切是要害死他們,使他們妻兒成為敵人的擄掠物!結果,上帝照着他們想要的,作在他們身上:整整第一代出埃及的子民死在曠野,不能進入應許之地,只有兩個人除外。

上主的懲罰雖重,但恩典也大,就是讓那些人說會成為擄掠物的兒女們活下來。不但如此,上主在曠野訓練他們,直到他們認識他,準備好承受他的賜福為止。上帝的子民雖然不忠不信,但上帝始終如一,信實而充滿恩慈,定意要實現他的應許。

《民數記》結束時,描述到新一代的子民站在美地的邊緣,等候上帝應許的實現。這個故事的結尾仍是敞開的:他們能否進入應許之地,視乎他們怎樣回應上主的話語,怎樣面對艱難的環境和不確定的未來。

以上這景象,就如接下來每一代的信徒。我們今天同樣站在應許之地的邊緣,準備迎接上主應許的實現。我們知道,未來雖然充滿不明朗的因素,環境也有艱難。或許我們有恐懼,有不安,但我們充滿信心。讓我們在曠野路上信靠主的應許,繼續前行。

郭罕利
總幹事兼譯經總監

victoria_kwok@chinesebible.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