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20年04月號






十個探子和兩個探子

以色列人靠近約旦河的時候,摩西差遣十二個探子去窺探應許之地。以色列每支派派一個探子考察這片土地,並回去報告。這十二個人都經歷了同樣的外在環境,但其中十個探子得出的結論顯然有別於另外二人。迦勒與約書亞屬於少數派,但他們卻是正確的。觀點如此不同,原因是甚麼呢?

十二個探子雖然都是支派的領袖,都接受了同樣的應許和機會,其中十個人卻說「不去」。他們誤解了他們的使命,根據所處的環境來看神。屬少數派的迦勒與約書亞報告說「去」,因為他們明白自己的使命,根據所信靠的神來看環境。

十二個探子回來,十人對攻佔迦南的任務表現驚恐,不難理解。他們的報告中沒有神,他們甚至沒有一次提及神的名。他們悲觀的看法和消極的報告,如同一場瘟疫,在以色列營地中蔓延。儘管約書亞和迦勒與其他十個探子的旅程完全相同,看見相同的事物,他們卻帶回熱誠的、積極的報告。

主流與少數派提交的報告,惟一區別在於人的內心。不同的報告反映了他們在很多問題上的態度完全相對。主流的態度是:不順服神,對應許之地的前景沒信心,因為恐懼而表現膽怯,在報告中完全忽略神,患有「蚱蜢綜合症」——表現自卑、退縮、埋怨。

結果如何呢?這十個報惡信的人在整個以色列營地傳播令人憂慮的信息。他們敗壞的態度感染了全體以色列民,直至這種屬靈敗壞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看看整個民族消極的回應,就知道誰應該承擔責任:「我們的兄弟使我們的心消融,他們說:那裏的人比起我們,又大又高」(申一28)。

如果他們聽從了少數派的意見,他們的態度絕對會積極得多。迦勒與約書亞服從神,堅持前往攻佔應許之地,顯示出於信心的勇氣,看事態度平穩有確據,且明白自己與神的關係。這些就是他們與十個探子的分別。

結果,只有迦勒與約書亞能活着邁入一個新的紀元,另外的十個探子,則與其他不信的那一代成人,一同倒斃在曠野。


摘錄自《聖經•職場事奉版》182-183頁
按圖往試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