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9年06月號






傳道者——所羅門

《傳道書》的作者自稱為「傳道者」,雖然沒有提及所羅門這個名字,但是它既然形容其作者為「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衞的兒子」(一1;比較一12),叫人難以再作他論。十二章9節說書卷的作者「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更加強與所羅門的聯繫(比較王上四32)。若接受「兒子」可解作「後人」,除了所羅門之外,唯一另一個符合這些描述的人,便是所羅門的兒子耶羅波安。然而,學者大都認為耶羅波安著作《傳道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傳道書》中雖然有上述的聲稱,但傳統上認為所羅門就是《傳道書》作者的說法,也受到質疑。許多解經家認為自稱為傳道者不過是一種文學技巧,說明《傳道書》的作者取了所羅門的身分,目的是令他的說話更有分量。但弔詭的是,《傳道書》一章12節「我作過以色列的王」

這個聲稱,只因為它用了過去式詞態的緣故,就被用作證據來反對所羅門是作者之說。但這句話其實可以解作追溯性的陳述句,因此可譯為「我曾是以色列的王」。另外,一章16節「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的宣告也相當有意思,尤其在以色列佔領之前,自古以來統治耶路撒冷的都是耶布斯人。

今天許多學者認為《傳道書》是一卷被擄之後的後期著作,寫成於主前200年。然而也有確鑿的理由指證這個說法是錯的,例如作者顯示出他熟悉所羅門時代之前的古文獻(例如《吉加墨施史詩》)。在有高度識字率的所羅門年代,這是正常可以預期的。一個生於被擄後期的作者,會認識那些文獻,並將它們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內,則是較難想像的。反之,主前200年受過教育的猶大人所應該認識的希臘文學,《傳道書》的內容卻是完全沒有顯示出來。

聖經讓我們看到在埃及(創四十一8)、巴比倫(但二12-18)、波斯(斯一13)和以色列本身都有智者,而在古代近東也有過不少智慧文學的重大發現,例如埃及的《普塔鶴提的教訓》(Teaching of Ptahhotep)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神義論》(The Babylonian Theodicy)。這些作品之內有不少意念和用字,都與聖經的智慧傳統相類似。有學者認為聖經與古代近東文學之間,接觸最緊密的就是在這個範疇。


摘錄自《聖經•考古研讀版》〈傳道書簡介〉、〈傳道書和雅歌的作者〉,暫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