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9年06月號






淺看聖經智慧文學的特色

智慧文學的定位和特色

智慧文學一般是指聖經正典中的《箴言》、《約伯記》及《傳道書》。「智慧文學」作為一個中性的名稱,亦可用來指專門講論「智慧」(khokmah)的書卷。聖經的智慧文學,不管在類別上或觀念上,都是古代近東獨一無二的,因為沒有其他地方的作品是以智慧的本質作為反思的題材。在教會歷史上,智慧文學很多時候都被視為完整聖經的一部分,在信仰和實踐上都是不可或缺的。

人有時會把《箴言》跟《約伯記》和《傳道書》對立起來,把《箴言》視為一個簡單的教條式作品,教導人行善帶來昌盛,行惡帶來貧窮和死亡。《約伯記》和《傳道書》則被視為在「智慧危機」中孕育出來的產物,因為歷史上無辜者受苦的事,彷彿證明《箴言》的教條式思想是錯的。然而,其實《箴言》是表達了智慧的基本信念,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

《約伯記》和《傳道書》則表達了「研究院級的智慧」,對原則的例外情況,以及人生命和知識的限制,作出徹底的探討。

智慧文學的體裁一般有別於聖經正典中大部分的書卷,而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都沒有提及以色列的歷史。智慧文學的形態預設了「正典的」宗教及其不同的傳統是存在的,在詞彙和主題上它們之間都有許多聯繫。智慧文學不是要重複正典的其餘部分,而是提供一個必需的補充。

先見智慧 才有「智慧文學」

「智慧文學」一詞正確地突顯了智慧這焦點,以及其體裁跟其他書卷的不同,卻又隱藏了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聖經中的智慧是甚麼?」

「智慧」的概念原是指人任何的手藝、技能或才幹。智慧文學並沒有摒棄這些用法,只是把焦點放在上主對人的才能和美德的要求上,就是要以敬虔為基礎,並顧及社會道德。古代的智慧思想和實踐,即使沒有提到神,也從不是「世俗的」。因此,就連耕田也涉及敬虔的事(賽二十八23-29)。人的智慧和愚昧,都表現於他在世上的行為上,包括他的思想和說話。從神學角度看,「智慧」和「愚昧」的概念皆根植於神的創造,是主「以智慧」建立宇宙(箴三19-20;詩一○四24)。

智慧是下述四個特性的總和,缺一不可。第一,

「敬畏上主/神」是智慧的前提(箴一7;伯二十八28;詩一一一10)。這個概念源於人對神大能作為的讚歎,但後來成為舊約聖經形容「敬虔」的略語,意指以整個人生服侍上主。

第二,智慧要求人洞悉神的創造和受造萬物所屬類別的模式和運作。狹義來說,智慧是基於聖經的

「創造神學」。人一切的活動都受制於神起初所設定的條件。宇宙的秩序,既是關於宇宙間真實存在的受造萬物、功能和關係,也是關於神所設定來維繫着這些東西的法則和規範。

第三,智慧也要求人認識特殊的處境、制度、人物和其他受造物,並要有恰當的行動。例如,嫁娶是人類在神創造的規範下的一種普遍制度(箴五15-19)。然而,人要嫁娶,必須對個別的人物(包括自己和他人),以及甚麼環境才能造成好的婚姻有所認識。智慧的行為,總是「配合」或適切於具體的特殊處境。

第四,智慧是傳統的。聖經中有關傳統的意象,就是「道路」(詩一;箴一~九)。「道路」長久以來為人採用,因為它們似乎行得通,能有效地把我們從甲地去到乙地,不用後來的人重新開闢一條新的路徑。沿着合乎神規範的道路活於世上,才是智慧。


摘錄自《神學釋經詞典》801至804頁
按圖往試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