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8年04月號






從《詩篇》到新約的詮釋細看彌賽亞的足印

范梓樺


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故事,使人想起 《詩篇》第一百一十八篇,這篇詩暗示耶穌將要經歷死亡和復活,並延續神在出埃及和舊約聖經其他事件中拯救人的作為。

無論是舊約或新約,當中都涉及一個很重要的神學主題:重申神的主權、旨意,以及闡明神的

「膏立者」,就是執行神旨意的那位中介者,這點在對觀福音以及它們對耶穌基督(希臘文χριστός是希伯來文מָשִׁיחַ「受膏者」的翻譯)的描述上尤其明顯。《馬可福音》開頭以「基督」和「神的兒子」形容耶穌,同為《詩篇》第二篇所用(2節:「受膏的」;7節:「兒子」)。耶穌受洗的時候(可一11),從天上傳來的聲音使人想起《詩篇》第二篇裏的一句:「你是我的兒子」。耶穌宣告「神國」那個基本的信息(可一15;太四17),正好呼應了《詩篇》的神學核心信息。

《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五章)和《詩篇》第一章一樣都以「有福」這詞開始(太五3)。事實上,《馬太福音》五章3至11節記述的八福,當中那些被耶穌稱為「有福的」人,正是經常用《詩篇》禱告的人──窮乏、謙卑(比較:太五5與詩三十七11)和受壓迫的人。八福加強了《詩篇》所申明的信息:神站在被剝奪者、受苦的人和被欺壓的人那邊,實際上,耶穌整個事奉生涯都在窮人、軟弱者和有需要的人中間度過。根據《馬太福音》五章17節,耶穌如此行成就了律法和先知書的要求;這是神旨意的圓滿表述,是更偉大的「義」,「超越律法教師和法利賽人」(太五20)。如上文所述,《詩篇》開始時也以論妥拉為焦點(詩一2),呼籲人要時刻遵守神的旨意,這種表現後來稱為公義和公平(參詩九十六~九十九)。

所以,當福音書的作者們講論耶穌的事蹟,尤其是基督耶穌受難一事,乃使用《詩篇》作為主要的資料來源。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故事,使人想起《詩篇》第一百一十八篇,這篇詩暗示耶穌將要經歷死亡和復活,並延續神在出埃及和舊約聖經其他事件中拯救人的作為(可十一9引用了詩一一八25-26的部分)。四本福音書裏有關耶穌受難的記述,都跟《詩篇》第二十二篇和第六十九篇呼應。在《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是出自《詩篇》二十二篇1節(太二十七46;可十五34)。路加的記述雖然有點不同,但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也是出自《詩篇》三十一章5節(路二十三46)。

預示耶穌受苦

第二十二、三十一和六十九篇是《詩篇》中受苦者迫切的禱文,這些詩篇清楚預示耶穌的受苦,並非由於他本身犯錯而受到神的懲罰,而是要顯明他與神合一。就如《詩篇》第六十九篇所描述,耶穌受苦是因為他忠於神,忠於神的旨意。儘管這三篇禱文跟耶穌受苦和死亡的故事有明顯的關連,但它們那充滿盼望和頌讚的結語,也幫助了福音書的作者們掌握耶穌的事奉、甚至他復活的意義。例如,《詩篇》第二十二篇描述詩人召聚了一羣人來一同讚美神,當中包括了受苦的人(24節)和窮乏人(26節),最終甚至延伸至「列國的萬族」(27節),並包括已死的人(29節)和「將要生的民」(31節)。《詩篇》第二十二篇預示了耶穌的工作將延伸至所有人,以及他將宣告和體現那與神團契的關係──這個關係連死亡也不能將其摧毀。


摘錄自《神學釋經詞典》611至612頁
按圖往試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