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7年10月號






掃羅統治方式的擴展和失敗
從支派聯盟到酋邦

一個酋邦算不上為國家,掃羅很快就面對一個重要的困難:要維繫各支派對他的忠誠。

士師時期,以色列人面對着一連串軍事危機,單靠每位士師短暫的領導,往往造成局勢的不穩定,因此推舉一個獨立的軍事「領主」成為了當務之急。領主的權力最初來自各支派長老的認可,並由撒母耳以神的代表身分介入,藉着膏立的儀式,令他成為被上主認可領導百姓的人(撒上九19~十1)。這個崗位原是為了處理支派所面對的軍事危機而設,因此掃羅必須首先統領各支派的軍隊保護以色列的疆土,免受非利士人和其他鄰邦侵擾(撒上十一1-11,十三2-4,十五4-9)。



領主之起關乎禦敵

因此,掃羅得以冒起成為以色列各支派的領主,與後來的大衞一樣,在於他擁有作為將領的影響力和能力。掃羅有能力指揮專業的戰士,並於初期成功對抗亞捫人和非利士人,從而得到足夠的名聲,讓支派長老樂意推舉掃羅成為他們的君王(撒上十一)。然而,一個酋邦算不上為國家,掃羅很快就面對一個重要的困難:要維繫各支派對他的忠誠。透過立下足夠的軍事功績,鞏固自己的權力後,領主可以建立一個政治基地,以之作為踏腳石,最終成立一個中央集權的王國。掃羅嘗試在基遍的據點如此行,逐漸擴張身為領主的影響力,把以色列各支派導向統一。另一方面,與非利士人的持續衝突也強調了一個事實,就是中央集權的領導可以迫使各支派共同參與抗敵,以致支派長老不會想回到以往獨立自主的狀況。


可惜,最後掃羅沒有獲得長老們全盤支持,在聖經的描寫中,從一開始就有些「匪徒」投訴,質疑掃羅的領導,反映人們對掃羅被立產生小心眼的嫉妒,又有對支派失去自由性的憂慮。這些人責難:「這人怎麼能救我們呢?」(撒上十27),正清楚顯示出政治分裂的危機。當後來掃羅無法打敗以色列的敵人,不滿之聲就越來越明顯(撒上十四29-46,十八6-9)。而他們最終也會轉而支持另一個更為成功的領主(大衞;撒下五1-5),這種權力的起跌就是酋邦的本質。



君王廢立在於上主

掃羅自己亦越來越躁動不安,更因而破壞了他與撒母耳之間的關係,令衝突一發不可收拾。聖經文本在三件獨立事件的敍述中(撒上十二~十五),陳述掃羅沒有跟從獻祭的傳統以及聖經的規矩。描述指出連掃羅自己也肯定,大衞這位競爭者將會取得他和他兒子的王位(撒上二十四20,二十六25)。在檢視王的歷史記錄時,明顯可見編者的意欲是要將個別君王的成敗,跟他是否對耶和華效忠連上關係。那些君王如果可以「做上主看為美善的事」,並且跟隨他們祖先大衞的腳步,像他一般走在順服的路上,他們就可以幫助國家興旺。相反,如果君王「做上主看為邪惡的事」,將會導致個人和國家敗落。事實上,大衞最終將各支派組織在一起,成為一個更加一致的政治實體。



(摘錄自《聖經的文化世界》90-91頁
按圖往試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