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7年08月號






四個被照亮的故事
影響歷史的《羅馬書》

它表達了極大的愛,是不能言喻的甘甜。保羅的這段經文成為我進入天堂的路徑。
─馬丁•路德

386年8月,米蘭有一位修辭學教授坐在朋友阿利皮烏斯(Alypius)的花園中,聽見鄰家有個孩童唱着:「拿起來讀吧!拿起來讀吧!」於是,他就拿起阿利皮烏斯身旁的書卷,讀到《羅馬書》十三章13節下至14節:「不要荒宴醉酒,不要好色淫蕩,不要紛爭嫉妒。總要穿戴主耶穌基督,不要因為私慾而預先為肉體張羅。」奧古斯丁(Augustine)的回應是即時的:「我沒有再讀下去,也沒有需要了:讀完這句話,即時有一道明光照遍我心,所有疑惑的黑暗都消失了」(《懺悔錄》8.29)。

1515年11月,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德意志威登堡開始教授《羅馬書》。他一直講解書中的內容,直到翌年的9月。他一邊教學,一邊改變了自己對經文的理解:

「我很想明白保羅的《羅馬書》,沒有任何東西攔阻我,除了當中的一句話──〔神的義〕,因為我知道它是指神本身的義及他懲罰不義之人的公義作為⋯⋯我日夜思考這一點,直到⋯⋯我掌握到當中的真理,就是,他的義是指他藉其恩典和全然的憐憫,因我們的信心而稱我們為義。就在那刻,我感到自己重生了,並且穿越了許多大開的門進入了樂園。整部聖經有了新的意義,儘管從前〔神的義〕使我感到憎惡,但如今在我看來,它表達了極大的愛,是不能言喻的甘甜。保羅的這段經文成為我進入天堂的路徑。」

根據約翰•衞斯理(John Wesley)的日記,1738年5月24日黃昏,他「在不願意的情況下出席〔倫敦〕奧德斯蓋特街的一個聚會,那時有人正在唸路德的《羅馬書》序言。大概在8時45分,那人講論神在相信基督的人心裏所成就的那種改變時,我內心感到異常溫暖。我覺得我已經相信了基督──單單基督,就得救了;那時我得着一個確據,就是,他已除去我的罪,是的,是我的罪,並從罪和死亡的律中拯救了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以及在隨後那些混亂的的年日裏,瑞士薩芬維爾有一名牧者巴特(Karl Barth),正尋覓能使他在混亂中振作起來的神學:「我坐在一棵蘋果樹下,用盡我那時所能運用的工具來研讀《羅馬書》。我在堅振禮上早已學到,這卷書是非常重要的。我開始研讀它,這時我從沒有這樣做過的⋯⋯我一讀再讀,不斷寫下我的心得。」這就促使了日後巴特所著的《羅馬書註釋》,這部註釋的初版在1919年出版,「好像一個炸彈落在神學家的園地上。」

改變人心,更新教會

以上四個片段,也許可以說明《羅馬書》在過去及今天對基督教神學的影響。歷史上受這卷書啓發的其他重要釋經家,還有屈梭多模(Chrysostom)、俄利根(Origen)、摩普綏提亞的狄奧多爾(Theodore of Mopsuestia)、大馬士革人約翰(John Damascene)、俄厄庫美紐(Oecumenius)、狄奧菲拉特(Theophylact)、安波羅修阿斯特(Ambrosiaster)、聖維克托的休格(Hugh of St. Victor)、阿伯拉德(Abelard)及阿奎那(Thomas Aquinas)。時至今天,《羅馬書》仍一直向基督教的精英分子挑戰。雖然在細節上,對《羅馬書》存在不同的解釋在所難免,然而一般來說,所有聽過《羅馬書》的人都會對它的大體內容:基督教自由的宣告,表示贊同,因此它可以一次又一次為教會帶來更新。


摘錄自《神學釋經詞典》
660-661頁
按圖往試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