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6年08月號






耶利米書表述的敍事策略與修辭手法


(摘錄自何傑,
《國殤情懷•先知風範》
頁275-280)
按圖往試讀頁

散文和詩歌是表述耶利米的兩種主要方式。一方面,先知的話是以挑動性和對抗性的詩歌來表述(耶一-二十五,三十-三十一,四十六-五十一)。另一方面,先知本人的事蹟則以散文敍事來表述(耶二十六-二十九,三十二-四十五),吸引聽眾投入故事之中。通過演出、閱讀或單單聆聽來參與戲劇,觀眾就可反省自己曾經或現在對耶利米所持的態度,以及從公元前587年的災難看,他所代表的是甚麼。詩歌和散文的夾雜,並非顯示來源不同,那是敍事者採用的修辭策略。


……


在敍事者的表述中,耶利米不但具對抗性和爭議性,那些綴事更證明他真是從耶和華而來的先知(耶二十七-二十九),也是一個愛國的先知,願意留在戰後的同胞當中,與他們一同經歷整個災難(耶三十九-四十四)。在耶利米就是真先知的表述中,耶路撒冷的淪陷(耶三十九-四十)本可以成為高潮,但由於那是一個使全國人民痛苦的悲劇,敍事者就藉尼布撒拉旦和尼布革尼撒的口來提出他的觀點。無論國家和人民怎樣拒絕和排斥耶利米,他都是耶和華的真先知。接下來,耶利米也被描述為一個民族的先知,協助基大利實行戰後重建計劃(耶四十-四十一);與此同時,他也是個受苦的先知,無助地被自己的同胞惡待和反對到底(耶四十二-四十四)。但經歷了這一切之後,他仍然勇於挺身為耶和華發言。


在敍事者的修辭中還有另外兩個隱晦的旨趣。首先是一種親巴比倫的心態,呼籲人要接受當前的政治局勢是耶和華所施的懲罰。有了這種順服的心態,方能在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淪陷之後立刻重建國土。這一點對戰後猶大的情況別具意義,因為倖存者要面對國難和被巴比倫佔領這兩個事實。


敍事者所關注的第二點,就是要為倖存的民眾帶來安慰。在絕望中的盼望之詩(耶三十-三十一)和未來得拯救的應許(耶二十九,三十二-三十三),就能夠做到這一點。與此同時,忠信的餘民可以從利甲族人、以伯米勒和巴錄這些好例子得着盼望,他們都可像他們那樣同蒙應許,得以劫後餘生,以自己的生命作為戰爭奪來的‘掠物’。……


解釋-發展-高潮-結局,這樣就組成了一個簡單的佈局。我們可以用它來研讀耶利米書二十六至四十五章,以至整卷耶利米書。……按此理解,耶利米書第一章可以視為一篇幕前解釋,預備好舞台,讓觀眾期待。五十二章則是結局的謝幕。經過高潮之後,它讓節奏緩慢下來,同時再次要讀者面對那令人痛苦的亡國歷史事實。耶利米內心聲音在一至二十五章和四十六章至五十一章以詩歌表述;而二十六至四十五章則較客觀地從外在角度描述先知的事,用的是散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