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4年10月號






信心之尺

在基督教發展初期,除了舊約聖經外,還有一些類似舊約聖經的著作出現,部分著作成為了新約聖經。

衆多新約聖經作者的書寫目的,原來是為了滿足當時的需要,但是因着神的旨意,這些著作卻成了神給予以後世代的話,這些彙集起來的著作便成為了我們今天的新約正典。而正典的核心是耶穌基督的話,以及使徒建基於耶穌基督的教誨和對他工作的解釋而產生的教義。

“正典”這個詞源自希臘文“κανών”。在古希臘文中,這個字是指一支筆直的竿子或木匠的尺,同時也用在各種不同的隱喻中。例如,這個字曾在加拉太書出現:“凡照此理而行的”(六16),“理”的原文就是“κανών”(參腓三16)。這個字若用在聖經上,就是指信仰和真理的尺子。新約聖經的正典,是指那一系列的書已用預先指定的尺來量度過,並且已“順利通過考驗”了。所以,這些書便成了“信心之尺”,可以用來量度所有教義和行為的準則。

被納入新約正典的著作,當然具有構成正典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正典出於神。對於哪些作品是出於神的話語,當時各教會竟然是衆口一詞,意見一致。這一事實在對正典的產生過程至關重要。聖經的正典確實是在聖靈的引導下形成的,而絕對不是由任何外在的權威或勢力強加而得來的。

上文輯錄自《袖珍聖經手冊》,本書包含聖經各書卷概覽、聖經文化及歷史背景,以及聖經傳遞簡史,幫助讀者更容易閱讀聖經。

下期冷知識:詩篇的五卷書以甚麼記號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