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3年12月號






最早在中國流傳的聖經書卷是……

最早在中國流傳的聖經書卷是使徒行傳。這本聖經單行本印行於1810年,正值馬禮遜來華後三年。由於懼怕受到連累,中國的印刷商使用了假的書名,然後免費分發給本地書商,賤價發售。

談到最早把整本聖經翻譯成漢語的事蹟,不得不提兩個名字-馬殊曼與馬禮遜。馬殊曼在1799年遠赴印度,當時三十一歲,他與同工威廉克理和華爾德組成翻譯團隊,展開翻譯聖經的工作。對於別人以為難以完成的艱巨工作,他們卻宣告:“這將會完成。”

馬禮遜則較遲起步,他在1807年到達廣州。年僅二十五歲的馬禮遜,身處艱難的景況。當時住在廣州的外國人,活動範圍受清政府限制,而且清政府禁止中國人教導外國人學習中文;馬禮遜在廣州初期孤身一人,沒有同工。經過十二年的艱辛,馬禮遜在米憐博士的幫助下,翻譯了部分舊約與新約聖經。

1823年,馬殊曼的兒子約翰代表他的父親,把一本完成的中文聖經譯本呈交大英聖書公會。翌年,馬禮遜親自將他的譯本呈送給同一個聖經公會。

聖經翻譯工作從來不易,然而,這項工作必須延續下去,讓每個時代、每個地方的人讀懂聖經。回首兩個世紀以前的中文聖經翻譯工作,由聖經單行本至整本聖經,其中的意義至今仍值得記取,就如威廉•坎頓所言:“馬禮遜為萬千生活在捆鎖下的人,存留了真理的自由大憲章。”




上文輯錄自譯經叢書《道在神州-聖經在中國的翻譯與流傳》




下期冷知識:如要分析舊約書卷結構,第一步要做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