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與譯經 - 2012年02月號






保留原汁原味的嘗試
--以馬可福音二章20節為例

◎王學晟博士(本會譯經專員)

希臘文版本-UBS4

ἐλεύσονται δὲ ἡμέραι ὅταν ἀπαρθῇ ἀπ᾽ αὐτῶν ὁ νυμφίος, καὶ τότε νηστεύσουσιν ἐν ἐκείνῃ τῇ ἡμέρᾳ.

《新漢語譯本》
但日子將到,當新郎從他們中間被帶走,那時他們就要在那日禁食了。

譯經時,我們想盡最大可能保留原文的信息,把原汁原味的東西呈現給讀者。最近我們在翻譯、校對馬可福音所遇到的一個情況,可作為例子拿出來與讀者分享。

原文之“ἐλεύσονται δὲ ἡμέραι”是眾數形式,字面意思應是“但那些日子將到”。新郎從他們中間被帶走與上一節的“新郎與賓客在一起”形成對照。“被帶走”是耶穌預言自己的死。被動形式“ἀπαρθῇ(被帶走)”有很大的詮釋空間,被誰帶走?如何被帶走?為甚麼?新郎被帶走後,那時(τότε)他們在那日(ἐν ἐκείνῃ τῇ ἡμέρᾳ)就要禁食了。他們是指誰?就是上文提到的賓客(οἱ υἱοὶ τοῦ νυμφῶνος,直譯:在新郎房間裏的眾子)。根據上文,可推理認為就是耶穌的門徒。“那時”與“在那日”都是單數形式,與上半句的“ἡμέραι(日子,眾數)”不一致。有釋經者認為,“日子將到,他們禁食”是指教會時代一週的定期幾天禁食。也有學者認為,禁食與哀慟相聯繫,他們在那日禁食是指耶穌被釘死之時門徒的表現。

後半句既有“那時(τότε)”也有“在那日(ἐν ἐκείνῃ τῇ ἡμέρᾳ)”,意思是重複的,應該如何處理?一些譯本為了意思通達,只取一個捨去另一個。《聖經•新漢語譯本》在處理這句子時也有過很大的掙扎。經過權衡之後我們還是做如上翻譯,保留兩個時間狀語的語義重複。我們來比較兩個原文句子:

ἐλεύσονται δὲ ἡμέραι ὅταν ἀπαρθῇ ἀπ᾽ αὐτῶν ὁ νυμφίος, καὶ τότε νηστεύσουσιν.(太九15)

ἐλεύσονται δὲ ἡμέραι ὅταν ἀπαρθῇ ἀπ᾽ αὐτῶν ὁ νυμφίος, καὶ τότε νηστεύσουσιν ἐν ἐκείνῃ τῇ ἡμέρᾳ. (可二20)

相比較於馬太,馬可多出了ἐν ἐκείνῃ τῇ ἡμέρᾳ(在那日)這幾個詞。


現代對共觀福音最有解釋力的是四源說。一般認為馬太採用了馬可的材料。若該假說成立,馬太為何不照抄馬可,而要去掉ἐν ἐκείνῃ τῇ ἡμέρᾳ(在那日)幾個詞呢?很有可能馬太注意到兩千年後我們中文譯者也注意到的、令人苦惱的問題:這幾個詞是冗詞,於是馬太將之去除掉了。這就是編修批判所關注的內容之一。編修批判有何幫助?若把馬太福音九章15節譯作“但日子將到,當新郎從他們中間被帶走,那時他們就要禁食了”,要怎麼處理馬可福音二章20節?考慮到兩節經文的原文不一樣,翻譯時,我們想將之表達出來。若譯得一模一樣沒有區別,那馬可經文中多出來的幾個詞我們將之置於何處?再者面對原文的不一致,我們不能無視編修批判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既然原文句子中有這個詞,我們也設法將之譯出,這樣弟兄姊妹研經時就能注意到其中的不同。第三,相對於其他正典福音書,馬可的文字要稍微粗糙一些,這樣的句子就是例證。單純從語言表達層面來說,馬可福音二章20節表達得沒有馬太福音九章15節那麼簡潔,我們翻譯時也試圖將之呈現出來。

考慮到這些原因,我們將之譯作“那時他們就要在那日禁食了”。 從漢語表達來說這句子不夠簡潔,有重複的成分;但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我們是否可說,正是這樣的句子才是原汁原味的呢?